藝術傳情鑄同心 文化潤疆沁心田 |《天山問渠》在新源展演
9月18日,由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創(chuàng)意主辦,伊犁州歌舞劇院和江蘇大劇院合作打造的文化援疆大型原創(chuàng)歌舞劇《天山問渠》,在新源縣光影大劇院精彩上演。新源縣委副書記、揚州市對口支援新源縣前方工作組組長唐朝文,及全縣各條戰(zhàn)線先進代表、援疆干部人才、西部計劃志愿者、群眾代表等600余人共同觀看演出。
唐朝文在致辭中表示,《天山問渠》是一部藝術精品,該劇以藝術筆觸重現(xiàn)百年歷史,深刻解答“民族團結何以堅如磐石”——其根基正是各族人民共有的歷史記憶、高度認同的文化血脈與并肩奮斗的堅定信仰。這場演出絕非單向的文化輸出,而是援疆情懷與新疆本土風情深度交融的雙向心靈對話,是新時代的“文化交融史”深刻寫照;劇中既承載著林則徐的愛國精神,更凝聚著新時代援疆工作者的奉獻擔當與各族群眾的團結力量,他期待觀眾能從中汲取奮進動能,為新源發(fā)展添磚加瓦。

作為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揮部重點支持的文化潤疆項目,《天山問渠》以“問山”“問渠”“問心”三個篇章展開。該劇創(chuàng)新采用年輕人視角與音樂歌舞劇形式,講述主人公林一在江蘇求學時,因撰寫“林則徐在伊犁”相關論文返鄉(xiāng),從離開家鄉(xiāng)到扎根建設的故事,生動詮釋林則徐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內涵,讓觀眾在藝術熏陶中讀懂初心與擔當。

“在家門口看到高質量演出,既懂了歷史,更讓我熱愛家鄉(xiāng)?!毙略存?zhèn)居民趙軍說。新源縣一中學生阿婭庫孜·夏力哈別克則表示,此前只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此次觀看后更了解其伊犁事跡,深受觸動,將以其為榜樣建設家鄉(xiāng)。
新源縣文博院副院長張敏表示,此次演出是文化潤疆的生動實踐,該劇傳遞“開眼看世界”精神,增強了群眾文化獲得感。據了解,后續(xù),《天山問渠》將走進更多地區(qū),讓更多人感受故事、汲取精神力量。(文/郭義富 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供圖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