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中心:小約定織就鄰里守望大情懷
為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新港中心青龍社區(qū)黨委通過聚焦獨居老人等群體日常起居的細微之處,以小小窗簾為信號,搭建起黨群干群緊密相連的“連心橋”。
鄰里視角,織密家門口的“守望網”
“窗簾之約”的生命力,根植于深厚的鄰里土壤。青龍社區(qū)深知僅靠黨員力量難以覆蓋所有細微需求。為此,社區(qū)黨委積極撬動鄰里資源,構建起一張“黨員主導、鄰里補充、守望相助”的溫情網絡。熱心居民、社區(qū)低齡老人、周邊店鋪店主被廣泛動員起來,成為“窗簾之約”的“鄰里觀察員”。青龍社區(qū)現(xiàn)已有“銀發(fā)督導隊”、“一米陽光”等4個志愿團隊,他們與黨員志愿者協(xié)同配合,對9位核心服務對象落實“每日必訪”制度,每周向老人子女反饋近況報平安。62歲的侯阿姨主動結對幫扶高齡鄰居,她說:“趁我身體還行,能幫就幫一把,鄰里守望就是互相搭把手,今天我?guī)蛣e人,明天別人幫我?!?/p>
智慧賦能,安全加碼守望更安心
鄰里守望的情誼真摯,亦需科技加持保障。青龍社區(qū)積極為有需求的3戶家庭安裝一鍵呼叫裝置、助浴椅和移動坐便椅等適老化設備。這些設備并非冰冷的替代品,而是鄰里守望的“智能伙伴”。老人觸發(fā)緊急呼叫裝置,電話會即時推送至結對黨員、鄰里觀察員和社區(qū)工作人員的手機,形成“人工巡查+智能預警”雙重保障網??萍假x能,讓鄰里間的關懷更加精準、及時,為這份守望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窗簾之約”以一面窗簾為媒,激活了社區(qū)最基層、最樸素的鄰里守望基因。當黨員先鋒引領方向、當鄰里力量被充分喚醒、當科技手段為溫情護航,守望相助便從古老的道德箴言落地為社區(qū)生活中可感可知的溫暖日常。這無聲的約定,讓獨居者不再孤單,讓鄰里情愈發(fā)醇厚,于城市的鋼筋水泥間,織就了一張溫情脈脈的“心網”,匯聚成現(xiàn)代化基層治理最堅實的基石。(合肥經開區(qū)新港社區(qū)服務中心供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