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云南的每寸土地,都凝結著文人墨客的精神印記。
從徐霞客筆下“江流到此成逆轉(zhuǎn)”的虎跳峽,到楊升庵詩中“天氣常如二三月”的春城風物……云南的山水從來都是文人靈感的畫布。
這個夏天,循著字里行間,在古今重疊的視角里,讀懂云南山水美物如何成為文人心中“永遠的詩和遠方”,了解云南文旅如何抓住時代發(fā)展機遇,成為人們旅居的“第二故鄉(xiāng)”。

“澄江色似碧醍醐,萬頃煙波際綠蕪。只少樓臺相掩映,天然圖畫勝西湖。”百年前楊慎用詩句記錄了撫仙湖的美麗。如今,在盛夏時節(jié),撫仙湖不僅完美延續(xù)了楊慎詩中那令人心醉的絕美意境,也讓玉溪成為了備受青睞的體育旅居勝地。
詩意棲居揭開生活畫卷
玉溪地處云南中部,氣候溫潤,堪稱天然避暑帶。除了撫仙湖的“琉璃萬頃”,還有星云湖的漁舟唱晚、杞麓湖的荷塘月色,它們共同構成“三湖映城”的獨特景觀,較高的森林覆蓋率和負氧離子濃度讓玉溪的街頭巷尾都充滿著草木的清香。
同時,玉溪文化底蘊深厚,文脈在歲月流轉(zhuǎn)中深深融入城市的肌理,成為鮮明的文化符號和獨特的精神印記。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承載著民族的記憶與智慧,各類傳統(tǒng)習俗與節(jié)慶活動,彰顯著多元文化的交融與活力。玉溪的煙火氣,也在特色美食與漁趣中盡顯。傳承百年的特色小吃,湯汁濃郁,魚肉鮮嫩的銅鍋魚,種類豐富的熱帶水果里藏著玉溪最質(zhì)樸的生活味道。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供圖)
這種“山水+文化+生活”的融合,正是楊慎詩里描繪的美好玉溪,也是旅居者向往的慢生活。據(jù)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數(shù)據(jù),2024年,玉溪市共接待旅居人數(shù)20.3萬人次,同比增長18.0%。來自武漢的旅居者張先生已在玉溪住了兩年:“起初是沖著撫仙湖來的,后來發(fā)現(xiàn)整個玉溪都很舒服。夏天不用開空調(diào),冬天也不太冷,每個縣都有獨特的風景和美食,住在這里就像把家安在了景區(qū)里?!?nbsp;
活力涌動奏響運動交響
劃皮艇穿梭碧波,駕帆船乘風而行,騎行環(huán)湖路飽覽湖光山色,如今楊慎詩里“萬頃煙波”的撫仙湖也為開展高原特色體育旅居活動提供了絕佳條件,成為了高原特色體育旅居的一大圣地。

水上運動是撫仙湖體育旅居的核心亮點。澄澈湖面成了皮劃艇愛好者的樂園,劃槳穿行間,近距離感受“琉璃萬頃”的靈動,在湖面馳騁時,置身于絕美的自然畫卷,盡情享受著與風同行的暢快。環(huán)湖騎行串聯(lián)起湖光山色,蜿蜒的環(huán)湖路如絲帶纏繞碧波。騎行途中,一側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沿途觀賞移動的山水畫卷,感受著這份獨有的愜意與自在。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供圖)
“目前玉溪依托獨特的海拔氣候優(yōu)勢與‘一場十館一基地’核心設施,構建了功能完備的高原訓練服務矩陣。2024年多項賽事舉辦,云南玉昆俱樂部16個主場賽事吸引30.2萬人次觀賽,近28.47%的球迷延伸游覽撫仙湖等景點,形成‘看足球到玉溪’的集聚效應。同時玉溪也在積極推進撫仙湖半程馬拉松、撫仙湖帆船邀請賽等戶外運動品牌賽事?!庇裣薪逃w育局工作人員金劍介紹。
在玉溪的湖光山色間,這些高原特色運動散發(fā)著獨特魅力。無論是在水上劈波斬浪,還是在湖畔悠然騎行,都能讓人深深感受到運動與自然的完美融合,這便是在撫仙湖體驗到的“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充滿了活力與詩意,讓旅居的時光變得格外精彩。
玉溪正以山水為紙、文化為墨、運動為筆,書寫著旅居云南的理想答卷。這里有楊慎詩中的千年意境,有觸手可及的田園詩意,更有揮灑激情的運動舞臺。這個夏天,不妨循著楊慎的足跡,走進玉溪,讓身心沉浸在自然與活力的交響中,感受這場跨越百年的詩意邂逅,留下獨一無二的夏日旅居記憶。(高丙蕓)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