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綠爭朝夕,草木競蔥蘢。近年來,合肥市以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嚴格落實以鄉(xiāng)村林長為第一責任人的林業(yè)生態(tài)資源安全巡護責任制,加快建立健全基層護林組織,通過聘請護林員、招募志愿者等形式,持續(xù)推進基層護林組織建設,實現日常巡護網格化、精準化管理,切實加強林業(yè)生態(tài)資源安全巡護保護。全市共建立各級護林組織1527個,落實“一林一員”護林員3969名。
為了讓“林長制”真正顯成效,全市按照“市級指導、縣建縣養(yǎng)、鄉(xiāng)統鄉(xiāng)聘、村管村用、擇優(yōu)選聘”的原則選聘護林員。明確了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因地制宜建立兼專職養(yǎng)護隊伍的工作格局。“制作林長制公示牌,安排村護林員巡查,確保每個林地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笔辛珠L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已實現“一林一員”安全巡護制度,“一林一檔”信息檔案雙覆蓋。
探索建立“民間林長”隊伍。瑤海區(qū)開啟社區(qū)志愿者、小巷管家、鐵路護林隊等“民間林長”模式,通過志愿者巡綠護綠行動,加強對轄區(qū)綠化的監(jiān)督,延伸了基層林長履職的責任鏈條,將林長制工作與林業(yè)園林改革發(fā)展和城區(qū)園林綠化提升等工作有機結合。
動員造林大戶加入護林隊伍,在林長制項目區(qū)域內流轉土地,進行林業(yè)生產的造林企業(yè)(大戶)負責自身企業(yè)范圍林區(qū)的安全巡護工作。其中,巢湖市探索運用“志愿聯防+”模式,由林農大戶本著自愿互助的精神“抱團”抵御自然災害組成志愿隊,在立足自救的同時積極開展互救,讓林農大戶成為護綠主體,構建全方位森林防火工作格局。
隨著林長制改革走深做實,全市的生態(tài)護林員隊伍日益壯大,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綠色的背后,是許多默默無聞的護林員多年如一日的守護。他們常年跋涉于山野間,穿梭在密林中,默默奉獻,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涌現出一批愛崗敬業(yè)、不畏艱辛、任勞任怨的護林員先進典型。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他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最生動的踐行者,他們的身影構成了護綠合肥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生甘為護林人
——肥東縣國有林場優(yōu)秀護林員黃太虎
黃太虎同志,現任肥東縣國有林場場北山作業(yè)區(qū)護林防火隊長。黃太虎出生在岱山林區(qū)長崗山腳下的小郭村。從小就在房前屋后的林區(qū)長大,對林區(qū)的一草一木懷有濃厚的情懷。由于熱愛林區(qū),也是機緣巧合,1986年入場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這些年來,他憑著對綠色事業(yè)的熱愛和工作責任心,以一種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一種勇往直前的韌勁,譜寫著一位護林員的護綠情懷。在平凡的森林看護和防火工作崗位上,他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贏得了林場各屆領導的認可和贊譽,也多次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場部的嘉獎。
他從一個不懂技術的看護人員通過學中干、干中學很快掌握了育苗、嫁接等多項技能,并在1991年度全縣雞籠山苗圃芽接技術比賽中獲得二等獎。1992年黃太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更加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因為他的嚴格防火措施,多年來他在森林防火工作上作出了眾多貢獻。2004~2005年度被評為肥東森林防火先進個人,更為值得稱贊的是在2014年的一場火災中,由于他的防火知識豐富,更因為他的機智和他對林區(qū)地形的熟悉,從火場帶領多名防火隊員成功逃生,避免了一場災難發(fā)生。那是2014年春,火源來自于全椒瓦山林場過界火,當時風力很大,火勢失控后進入林區(qū),當防火隊員進入火場撲火時,忽然風向突變,吹向防火隊員,幾名隊員被火圍在火場中央不知所措,這時在高處守望的黃太虎沖入火場大聲說“快跟我走”,帶著大家成功脫險。
黃太虎從工作第一天起,就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林業(yè),奉獻給護林防火事業(yè)。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默默無聞地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熱血紅心裝扮著、愛護著他心中的“綠色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
當好森林衛(wèi)士守護綠水青山
——紫蓬山旅游開發(fā)區(qū)管委會防火專業(yè)隊隊長周本聰
周本聰,紫蓬山旅游開發(fā)區(qū)管委會防火專業(yè)隊隊長,每天背著28斤裝備行走20多公里巡山防火,35年用腳步丈量紫蓬山7.8萬畝的森林。1986年周本聰接過父親的接力棒,來到肥西林場,成為一名林業(yè)工人,一干就是35年。2006年林場改制,他因為放不下這片親手撫育的青山,堅持留了下來。2015年,肥西縣成立森林防火專業(yè)隊,他又主動請纓,并順利成為了一名專業(yè)的防火隊員。
紫蓬山旅游開發(fā)區(qū)共有森林面積7.8萬畝,分為42個責任片區(qū),作為森林防火隊隊長,周本聰負責面積最大的一個區(qū)域。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4月,屬于森林防火期,這也是周本聰和同事們最忙的一段時間。2019年12月份的一天,天氣干燥,紫蓬山一處發(fā)生森林火災。他帶領4名防火隊員,背著設備趕到現場進行救火,由于當時風大,火勢蔓延速度很快,他背的滅火機被樹枝刮了個洞,汽油滴到了衣服和鞋子上,并開始著火。幸好,走在后面的隊員發(fā)現并及時將他身上的火撲滅。滅火中,像這樣的險情隨時都會發(fā)生,但他卻從未想過后退。
近六年來,巡山已經成為他工作中的主旋律,每天到山上去轉轉,每次巡山要花費的時間都在六七個小時,每天都會超過2萬步。紫蓬山建立了“雙系三區(qū)”的森林防火工作體制。他所帶領的防火專業(yè)隊,在預警、救援方面,起著應急主導作用,構建起了一張牢固的森林防火安全網。他說,守好這片綠水青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義不容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繼續(xù)當好森林衛(wèi)士,造福子孫后代,如果有可能自己就一直干到不能動為止。
“鳥島”締造者和守望人
——長豐縣杜集鎮(zhèn)生態(tài)護林員桑德鳳
她是一位善良真誠、熱情樸實的農民,一位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護林人。
鳥島位于長豐縣杜集鎮(zhèn)荒沛河河畔,桑德鳳和丈夫陸鳳奎常年居住在這里。上世紀60年代初期,這里原本是一片荒蕪河灘,條件十分惡劣,桑德鳳與陸鳳奎便率領家人在荒蕪的河渚上插柳,栽樹栽竹,經年累月,如今河渚上種植有榆、槐、椿、楊、柳、棠梨、銀杏、桃、李等樹種,荒蕪的河渚變成了竹樹環(huán)合遮蔽日月的綠島。到上世紀80年代,綠島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豐富的食物吸引了大批鳥類來這里定居,它們在此筑巢安家、棲息繁衍,漸漸地這里成了鳥的天堂,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鳥島”。
自從有林有鳥兒以后,桑德鳳一家主動承擔起護林護鳥義務,與鳥和諧相處,與林共生,成為鳥島的守護神。幾十年來,桑德鳳及陸鳳奎每天要繞著鳥島檢查三遍,盯著有沒有人毀木、布網獵鳥。在候鳥群聚的高峰期,為防止周邊個別貪利之人夜晚到島上捕殺鳥類,桑德鳳和老伴就經常半夜三更打著手電,拉上獵狗,起床巡查。桑德鳳與老伴幾十年來的看林護鳥義舉,先后被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欄目及安徽電視臺、合肥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引起了人們對鳥島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關注,許多人慕名而來,每每有游人來觀看時,桑德鳳都會主動當解說員,快樂得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
而隨著媒體對鳥島的關注和宣傳,周邊人也漸漸自覺地參與到愛鳥護鳥行列中來。在市、縣、鄉(xiāng)各級領導的關注下,如今鳥島附近已經新種植了320畝的雜樹花卉,成立了保護生態(tài)鳥島管理辦公室,有組織有秩序地指導游人進島觀鳥。
心系東顧山護林二十年
——廬江縣東顧山國有林場護林員王鵬
王鵬2001年被聘為國有林場護林員至今,由于工作踏實、認真、負責,他多次被林場評為先進個人。他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努力建立“立足基層、場自為戰(zhàn)、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機制,在本人管護的區(qū)域,把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位,把火源管理到位,把責任落實到位,在公益林管護工作中作了突出的成績。
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管護技能。他時刻牢記護林工作的重要性,發(fā)放宣傳材料,刷寫林地標語,讓身邊的每個人都能自覺做到文明用火、安全用火、不亂捕亂獵、不亂砍濫伐,每個山頭,每條小溝,每一個可疑的人,每一處細小的隱患點,都能巡護到位,不留死角,讓林區(qū)安然無恙。
把握基本點,進一步打牢護林防火的思想基礎。護林防火是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王鵬根據森林火災發(fā)生的特點,抓住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充分利用標語、板報等方式抓好護林防火工作宣傳。二是加大對火源的管控力度。三是做好事故隱患排查。作為東顧山國有林場應急防火隊一員,他不僅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森林防火現場培訓,并在培訓班組織的防火專項比賽中多次獲得一、二等獎。他還將好的經驗和做法帶回來與同事們共享。
認真做好巡山管護記錄。王鵬常年駐守林場護林點,堅守在防火工作一線,管護林區(qū)無交通道路,巡山全靠步行,每天堅持上午、下午護林巡邏,并及時將巡山記錄登記完整、清楚,記載的內容真實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巡山工作,平時亦無休假日,他一干就是20年,不知磨破了多少雙黃膠鞋,也不知吃盡了多少苦頭,但他從無怨言,在他從事護林工作以來,責任區(qū)內未發(fā)生濫伐、盜伐林木,挖野生植物,非法采礦、取土、開墾、砍柴、獵野生動物等破壞森林資源現象。
這些年來,他不僅要求自己干好護林工作,還積極參與本場植樹造林、林場水電維護和全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工程等工作。王鵬還參與了林場2017年《中央預算內林業(yè)基本建設投資木材戰(zhàn)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建設,2019、2020年《中央財政森林撫育項目》建設現場實施帶班工作。
從20歲到52歲,堅守青山三十余載
——巢湖市壩鎮(zhèn)泉水林場護林員朱合軍
今年52歲的朱合軍,是巢湖市壩鎮(zhèn)泉水林場的一名護林員,由于朱合軍年紀大、工作時間長,林場同事都稱他老朱。朱合軍對森林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實行日巡夜守,在護林員的精心管護下,30多年來,450畝山場沒有發(fā)生一次火災,沒有一起林業(yè)行政案件的發(fā)生。此外,他還積極配合林業(yè)部門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的調查與防治工作,他堅持每天巡林,踏遍了林地的每一個角落,跑遍了轄區(qū)的每一道山溝,對每個林班、每個小班的地理位置,面積、林木種類等都熟記于心。
護林的重點工作其中一項是普查古樹名木。普查工作需要協同配合,有人做記錄,有人拉安全繩,有人到樹跟前測量。由于樹齡較大的苗木多長在陡坡峭壁上,測量常常伴有風險。老朱說:“從我年輕時第一次干到現在,這項工作已做了20年?!?/p>
作為護林員,平日里巡山的職責之一就是看林場里是否有亂砍濫伐等違法行為,發(fā)現后及時制止。由于多為附近居民砍伐,一般情況下,老朱主要和他們講道理、講政策。久而久之,周圍村民漸漸都知道辦理采伐證。
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在清明、春節(jié)等關鍵時間節(jié)點,他走村串戶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一遍又一遍地深入林地重點巡防,使廣大村民提高愛林、護林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為護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在老朱的帶動下,周圍村民漸漸地加入了護林的隊伍中,原泉水林場專職護林員從1名變成3名,人數的增加讓護林工作更加細致,精準。此外,他還合理運用林區(qū)豐富的自然資源發(fā)展林下經濟,帶動部分村民創(chuàng)收。
山路崎嶇,身影卻堅毅,朱合軍盡忠職守呵護著祖國的綠水青山,從20歲到52歲,就這樣,他默默守護青山三十余載。
心系一草一木做堅定的守護者
——瑤海區(qū)南淝河左岸林區(qū)防火隊長王田
王田自2019年參加工作以來,認真學習有關林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知識,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宣傳林業(yè)政策法規(guī)和護林防火常識,幫助群眾樹立護林、愛林意識。近年來,其所管護的責任區(qū)沒有發(fā)生過—起亂砍濫伐、森林火災現象,有效地維護了責任區(qū)林業(yè)資源的正常發(fā)展。
自他擔任公益林護林員以來,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努力建立“立足基層、村自為戰(zhàn)、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機制,把“抓基層、抓基礎”作為工作重點,把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位,把火源管理到位,把責任落實到位,把專業(yè)隊伍培訓到位,在公益林管護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成績。
王田每年都要組織護林員進行入戶宣傳護林公約、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知識,與群眾建立了密切聯系,為護林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同時,認真維護公益林保護管理的警示牌、標示牌、宣傳欄,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為抓好護林防火工作,他大膽探索,積極建立護林防火工作的新機制。一是建立作業(yè)區(qū)的防火工作機構,確保防火工作層層有人抓,處處有人管。二是把防火責任分解到地到人,建立了防火工作責任制。在其任護林員期間,該區(qū)域從未發(fā)生一起森林火災,確保了責任林區(qū)火災“零”發(fā)生。
“最美科研圣地”的護林能手
——廬陽區(qū)三十崗鄉(xiāng)護林員夏幫團
廬陽區(qū)三十崗鄉(xiāng)的夏幫團2014年被陳龍村聘用為護林員,至今已有7年。他負責的區(qū)域涉及廬陽濕地片區(qū)、陳龍村河道及退耕還林區(qū)域,共計約700畝地。
擔任陳龍村護林員的7年,夏幫團走遍了村內的每一寸林地,每一棵樹的成長都有他的見證。巡林區(qū)、走泥路成了夏幫團每日的必修課?!罢f到三十崗,這里的樹種可真豐富,有紅葉石楠、桂花樹、薄殼核桃樹、欖樹、香樟樹、重陽木、楊樹、銀杏樹、冬青、吳子松……”夏幫團提起這些樹名時,眼里充滿著愛憐和幸福。對于樹木保護工作,夏幫團一直放在心尖兒上。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子弟,卻在護林員的道路上蹚出一條不平凡的七年歲月。
轄區(qū)林地偶有火災發(fā)生,大小不一,每次他都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全力滅火以減輕火災損害。2020年冬天的一次滅火經歷讓夏幫團印象深刻,一處公園的荒草地上因為干燥等原因起了火苗,正午時分火苗迅速躥起,燃著了一大片地,夏幫團立刻騎車來到現場問詢并和聞訊趕來的消防員一起參與滅火。這場火燃起了夏幫團護林防火的決心。事后,他自費5000多元購置了輕便好用的滅火器,除了自己的轄區(qū)范圍,整個三十崗鄉(xiāng)哪里有需要,他都毫不猶豫地借出去,還有數次自己帶著滅火器趕去滅火。
在一次次滅火中,夏幫團清楚地認識到火災是事后止損,如果想真正保護林區(qū),必須從源頭上杜絕火災。因此,為確保林區(qū)資源安全,在清明、冬至、春節(jié)等關鍵時間節(jié)點,他走村串戶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一遍又一遍地深入林地重點巡防,對重點部位進行蹲點防守,杜絕火災隱患,有效維護林木安全。
立足平凡崗位做無悔守護人
——蜀山區(qū)十八崗村黨委副書記劉慶勇
劉慶勇,現任蜀山區(qū)井崗鎮(zhèn)十八崗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十八崗村1060畝涵養(yǎng)林副林長。2017年從十里店社區(qū)調任至井崗鎮(zhèn)十八崗村,分管林長制工作,至今他已在1060畝涵養(yǎng)林及森林防火責任區(qū)域內守護了4年。這些年來,劉慶勇作為一名護林員同時又是村(居)副林長,堅持做好轄區(qū)林地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等宣傳教育工作,火源管理到位,護林責任落實到位,組織專業(yè)隊伍培訓到位,籌措經費保障到位,在護林防火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劉慶勇首先從宣傳入手,開展林業(yè)法、林業(yè)樹木資源保護、林業(yè)設施保護宣傳,堅持開展森林防火“進基層、進社區(qū)、進校園”活動。在劉慶勇的帶領下,四年來,十八崗村沒有發(fā)生一起亂砍濫伐、毀林毀綠事故;沒有發(fā)生一起捕殺、毒殺野生動植物事件;沒有發(fā)生一起重大森林防火事故,有效地維護了責任區(qū)林業(yè)資源的正常發(fā)展。
在十八崗村環(huán)湖大道、新楊路、科學院路、半島路時常看到一個身材消瘦、皮膚黝黑的身影。他一會兒深入退耕還林的現場查看楊樹的長勢、查看隔離圍擋的設施情況;一會兒走進示范園了解園林企業(yè)發(fā)展情況,一會兒深入困難群眾家了解訴求。十八崗村羊場群眾熊自來說:“劉書記就是我們村的老黃牛,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從來沒有領導架子,把為人民服務刻在了十八崗村的一木一林里?!?/p>
2020年1月10日,在村里值班的他接到火情電話,電話通知他管護的責任區(qū)域內有著火點,此時已是晚上11點左右,他第一時間攜帶滅火器,開著自己的汽車,投入到涵養(yǎng)林內找火源,由于涵養(yǎng)林范圍較大,步行了40分鐘才找到,原來是半夜在水庫偷釣的人員在生火取暖,之后劉慶勇用滅火器熄滅了火點,并開始查找水庫隔離圍擋破壞點,回到值班室已是深夜。他愛崗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是群眾和領導認可的基層優(yōu)秀護林人員。
日夜守護大蜀山的一草一木
——蜀山森林公園護林員汪定保
汪定保1984年12月入職蜀山森林公園,現任蜀山森林公園資源管理中心森林防火專業(yè)隊機動分隊隊長,他先后參與大蜀山森林撫育項目、大蜀山山林養(yǎng)護項目、大蜀山森林防火等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十多次被評為蜀山森林公園管理處“先進個人”、“優(yōu)秀職工”榮譽稱號。他還連續(xù)8次主動參加義務獻血活動,累計獻血1800ml。
近年來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客量逐日增加,最高峰整個景區(qū)日游客量達8萬人次,因此,保護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資源安全,確保不發(fā)生森林火災,是汪定保的重要職責。多年來,每逢節(jié)假日游客量大的時期,汪定??偸遣挥媯€人得失、不計工作時間、不管家庭事務、不怕辛苦勞累,沖鋒在前,吃苦在前。近十年來,汪定保累計無償加班數百天,他把絕大部分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奉獻給了大蜀山森林防火事業(yè),真正做到了像守護自己的家人一樣日夜守護大蜀山的一草一木。
汪定保從事森林資源保護(防火)工作后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紀律。尤其是每次遇到火警的時候,他總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快到達火場,參與到處置火警的戰(zhàn)斗當中。多年來,汪定保先后參與處置了50多次火警,做到了快速發(fā)現、快速處置、安全有效,實現了大蜀山森林防火“零傷亡、零損失、零事故”目標。在多年沒有假期、沒有雙休的防火期,汪定保舍小家、顧大家,努力將森林防火工作做細、做實,為大蜀山森林公園生態(tài)資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堅守一線立起實干標桿
——合肥印象濱湖旅游投資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汪玉竹
汪玉竹自2012年起擔任合肥印象濱湖旅游投資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原合肥印象包河旅游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職務。十年的歲月,汪玉竹始終堅守一線,帶領團隊勤懇勞作,她一直奮戰(zhàn)在環(huán)巢湖16.8公里黃金湖岸線建設和管理之中,她把青春奉獻給了這里的一草一木,愛它如愛家。
作為印象濱湖最老的一批員工,她全程參與和見證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開園、牛角大圩開放、巢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創(chuàng)建,順利接管濱湖輪滑場、塘西河公園、方興湖公園、中山公園、紫云山公園等。2014年全程配合區(qū)相關部門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全票一次性通過評審。2016年負責申報濱湖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qū)系列工作,一次性成功。她負責提升的景區(qū)旅游標準化標識標牌被合肥市旅游局作為標桿向全國推廣,使合肥市旅游業(yè)發(fā)展再創(chuàng)新高。
2016~2019年,她帶領同事們一道,累計栽植喬灌木300余萬株,成活率達到98%,累計完成綠化修復和林相改造約2300畝,改善了轄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游客游園提供好去處。“干出來的英雄”——這是印象濱湖人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也是公司同事對汪玉竹同志的一致評價。由于她分管工作任務多而重,每天巡園幾十里,周六周日和節(jié)假日不休息是常態(tài)。在2020年7月巢湖經歷百年不遇的汛情時,她頂著暴雨,打著手電筒,帶領同事們一道排雷式夜間巡堤。自開園以來,她倡導以科學理念推進景區(qū)精細化管理,未出過一次安全事故(森林公園楊絮爆發(fā)期,多種原因引發(fā)火災,景區(qū)累計及時撲滅火源68次,累計及時施救騎車落水人員125次);保潔服務現已實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垃圾落地不超過15分鐘”的目標,樹立了平安景區(qū)、文明景區(qū)的品牌形象。
用守護換來滿林蒼翠
——包河區(qū)沈福村護林員黃偉
黃偉,2018年7月起擔任村團支部書記、民兵營長職務,他的另外一個重要身份是“沈福村護林員”。除了平日里的日常工作外,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守護沈福村的這片樹林,沈福村現有林地面積近2000畝,綠化覆蓋率52%,來往人員復雜,護林任務重。自從他擔任護林員以來,一心投入綠野之間,用守護換來滿林蒼翠,用智慧織密林業(yè)資源保護網,用綠色筑起鄉(xiāng)村振興新城墻。
制止野外用火,阻止亂砍盜伐……他有時一個人巡護管轄區(qū)域,有時和同村的護林員一起進行拉網式的推進排查,基本上每天都要走10公里的路。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巡查護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他牢記肩負的責任,日夜巡查,及時預防、發(fā)現、阻止發(fā)生森林火災和亂砍濫伐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短短幾年,他成了村子里的“活地圖”、“宣傳員”、“偵察兵”,有時村里的老人都要問他才能找到進出林子的路。
每年秋冬時節(jié),森林便進入了關鍵的防火期,林區(qū)產生的大量落葉,極易引起火災,需要等到來年的清明過后,他心里的石頭才能落地。在這期間他和同事們一起開辟防火隔離帶、刷新防火標語、登門串戶宣傳、維修圍欄,雖然忙碌但干勁十足。作為護林員,他還積極投入退耕還林、輪作休耕、土地流轉等工作中。
如今,放眼沈福村四周,蒼翠欲滴,田野清新秀美,柏油馬路交映綠色的美麗鄉(xiāng)村,如詩的畫卷鋪展在這片土地上,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沈福村的最大優(yōu)勢。沈福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yè)開展得有聲有色。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zhèn)”“安徽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安徽省綠化先進村”“安徽省最有人氣的鄉(xiāng)村”等30多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