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綠春縣:“銀齡學堂”讓老干部學習“不打烊”
為進一步滿足老干部的學習需求,豐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委老干部局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精心打造“銀齡學堂”品牌,通過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和豐富的學習內容,讓老干部在學習路上“不打烊”。

定制“菜單式”課程,讓學習內容“對味口”。根據老干部的學習興趣、需求和學習能力,結合時代發(fā)展和老干部的特點,縣老年大學將課程內容設計成多樣化的“菜單”選項,開設了舞蹈課、音樂課、健身氣功課、太極拳課、養(yǎng)生課、思政課、門球課等,既有緊跟時事的政策解讀,又有貼近生活的實用技能。老干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主選擇課程,讓學習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搭建“多元化”平臺,讓學習方式“接地氣”。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搭建起多元化的學習平臺。線上通過公眾號、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學習資料,讓老干部足不出戶就能緊跟時代步伐,汲取精神養(yǎng)分。線下組織專題講座、實地參觀、經驗交流等活動,讓老干部在互動交流中增進知識、開闊視野。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老干部的學習更加靈活便捷,有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組建“貼心式”隊伍,讓學習服務“有溫度”。定期走訪老干部,了解其學習情況。針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老干部,提供送學上門服務,定期將學習資料、書籍等送到家中,并耐心細致為其講解,確保老干部學習不掉隊、不漏學。手把手教老干部關注“離退休干部工作”“金色云嶺”“紅河老干部工作”等微信公眾號,安裝“學習強國”APP等學習平臺,解決“數字鴻溝”難題。

注重“實踐化”轉化,讓學習成果“能落地”。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的理念,積極引導老干部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銀發(fā)先鋒“領航”。組建6支“銀發(fā)先鋒志愿服務隊”,在村(社區(qū))亮身份、樹形象、做奉獻,調解居民矛盾糾紛、整治小區(qū)環(huán)境、規(guī)劃車位解決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積極助力基層治理。送藝下鄉(xiāng)“暖心”。今年以來,縣老年大學文藝隊深入邊境鄉(xiāng)鎮(zhèn)2次開展文藝匯演活動,通過歌舞表演的形式將黨的好聲音傳遞到邊境地區(qū),在豐富群眾鄉(xiāng)村文化生活的同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邊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增強了邊境地區(qū)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幫扶“護航”。30余名老干部與大寨民族小學留守兒童結對幫扶,不定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民族歌舞表演、書法繪畫等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并與孩子們交流談心,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慰藉和溫暖。通過實踐轉化,讓老干部的學習成果得到充分體現,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歸屬感和成就感。(羅春麗、綠春縣委組織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