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踐初心 傾心履職繪振興
春夏秋冬,全年在崗。在新疆和田民豐縣尼雅鄉(xiāng)阿克墩村的巷道間、安居房院內,田間地頭、鄉(xiāng)間小道上,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來回穿梭。
“作為土生土長的阿克墩村人,能讓村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擁有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這是我作為人大代表的榮譽,更是必須扛起的職責與使命?!泵褙S縣人大代表、阿克墩村村委會主任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的話語質樸而堅定。
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女,維吾爾族,2021年7月當選為民豐縣人大代表,現(xiàn)任和田地區(qū)民豐縣尼雅鄉(xiāng)阿克墩村村委會主任。當選以來,她始終恪守代表職責,聚焦民生關切,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在改善村容村貌、升級基礎設施、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等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職答卷。
架橋破瓶頸,蹚出增收新路子
“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首先得打開思想的‘閘門’,選準產業(yè)方向,讓大家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睆男≡诖謇镩L大的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對村民的生活狀況有著深切的感知。此前,阿克墩村村民主要依靠畜牧養(yǎng)殖謀生,但受飼草料短缺制約,養(yǎng)殖規(guī)模小、收入來源單一,村民的貧困現(xiàn)狀,讓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阿克墩村緊鄰尼雅河,河對岸便是成片的優(yōu)質草場,可湍急的河水與深溝阻斷了村莊與牧區(qū)的聯(lián)系——村民放牧、割草需涉水通行,或繞道5公里,既耗時又存在安全隱患。2023年剛擔任村委會主任的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是能架一座橋,村民出行、放牧就方便了,養(yǎng)殖規(guī)模也能擴大,收入自然能提上去!”
第二天一早,她便騎著電動車趕往鄉(xiāng)政府,向鄉(xiāng)黨委詳細匯報了建橋構想。起初,鄉(xiāng)黨委有顧慮:阿克墩村僅48戶村民,建橋成本不低,村民能否接受?但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態(tài)度堅決:“哪怕只有一戶村民,我也不能不管。”她一邊向鄉(xiāng)黨委提交書面申請,一邊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鄉(xiāng)人大主席團提出修建便民橋的建議。
建議提交后,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長。她每天都主動聯(lián)系相關部門詢問進展,直到第三天,突然接到鄉(xiāng)人大主席的電話——通知她下午參加“縣委書記、縣長與人大代表面對面座談會”?!皼]想到我的建議能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她既激動又振奮,立刻梳理建橋相關細節(jié),為座談會做足準備。
會上,面對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詢問,她沉著應答,清晰闡述建橋對村民增收、鄉(xiāng)村發(fā)展的重要性。最終,縣委、縣政府現(xiàn)場拍板:立即啟動便民橋建設。次日,在她的督促下,相關部門迅速趕赴現(xiàn)場,勘察地形、測算水流量、評估汛期時長;項目實施期間,她又聯(lián)合其他人大代表全程跟進,監(jiān)督工程質量與進度,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符合村民期待。
僅用7天時間,一座長14米、寬2.5米的鋼結構便民橋便橫跨尼雅河。如今,阿克墩村村民人均牲畜存欄量達40頭(只),人均年收入突破2.6萬元,昔日的普通村落,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而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也憑借實干贏得了村民的廣泛認可。
當好“連心橋”,辦好民生暖心事
“人大代表是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必須把群眾的‘急難愁盼’當成自己的事,實實在在解決問題?!边@是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常掛在嘴邊的話。
每次參加人代會前,她都會提前走村入戶,走進村民家中、來到田間地頭,與大家嘮家常、聽訴求,收集最真實的民意;同時,她主動對接包村領導、調研干部及縣直農口部門,深入了解鄉(xiāng)村振興政策與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為提出高質量建議夯實基礎。人代會結束后,她又第一時間向村民傳達會議精神,分享履職情況,用通俗的語言描繪農村發(fā)展的新機遇、新方向。
2023年寒假,在返鄉(xiāng)大學生座談會上,大學生塔依爾?麥合木提提出了一個心愿:“主任,能不能給村里建個籃球場?假期回來,我們也有地方運動了?!?/p>
“放心,我一定努力爭取,爭取讓你們下次回來就能用上!”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當場承諾。會后,她立刻行動,多次與鄉(xiāng)黨委、政府溝通匯報,聯(lián)合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鄉(xiāng)領導撰寫方案、提交報告,又主動對接縣文化體育局,實地勘察場地、協(xié)調建設事宜。2024年開春,施工隊順利進場,她才松了口氣:“總算兌現(xiàn)了對孩子們的承諾?!庇腥嗽{侃:“不過是一群孩子的需求,就算沒辦成也沒關系?!彼齾s嚴肅回應:“承諾了就要做到,不能讓孩子們失望?!?/p>
如今,阿克墩村村委會院內,不僅有了嶄新的籃球場,周邊還配套安裝了健身器材、秋千、蹺蹺板等設施——這里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也是牧民放牧歸來后,茶余飯后健身、消遣的好去處。
還有一次,村委會院內突然傳來爭吵聲。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趕忙出門查看,發(fā)現(xiàn)村民蘇萊曼?吉力力正焦急地呼喊:“我的樹都快干死了,你們快想想辦法!要是收水費,我堅決不交,樹死了你們得賠!”原來,村子邊緣的林帶因水渠損壞、機井故障,已長時間缺水,1000多棵楊樹面臨旱死風險。
“你別著急,這事我來解決,明天下午之前,保證讓你的樹喝上水!”她當即承諾。隨后,她立刻放下手頭工作,向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匯報情況,并組織村“兩委”班子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水渠維修與機井搶修方案。村里資金緊張,但群眾的事不能等。經過商議,大家決定:先發(fā)動黨員干部義務修繕水渠,保障臨時通水,后續(xù)再申請項目資金建設防滲渠;機井維修費用則從工作隊經費中先行墊付。
當天中午,她顧不上吃飯,逐一給村里的黨員打電話,耐心解釋情況、動員大家參與義務勞動,同時聯(lián)系機井維修技術員。第二天下午,隨著清澈的井水流入林帶,蘇萊曼?吉力力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截至2025年1月,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在人代會期間及閉會期間,共提出意見建議10條,其中3條已辦理落實,其余7條正由相關部門推進辦理——從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到健全文化體育設施,每一條建議都緊扣民生,每一項落實都溫暖民心。
扮靚鄉(xiāng)村顏,涵養(yǎng)文明新風尚
走進如今的阿克墩村,郁郁蔥蔥的林帶環(huán)繞村莊,暢通的溝渠縱橫田間,寬敞的瀝青路連接家家戶戶,一盞盞路燈整齊排列在道路兩旁,村民的安居房干凈敞亮——這是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的直觀成果,也是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履職的生動注腳。
自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她始終圍繞“清臟、治亂、植綠、建制”要求,牽頭組織人大代表監(jiān)督村干部履職,帶頭參與垃圾清理、村莊亮化、排污治污等行動。在她的推動下,村里完成了2公里水渠清淤及護欄建設,對荒地進行植綠改造,實現(xiàn)了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全覆蓋。如今的阿克墩村,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幅宜居宜業(yè)的和美鄉(xiāng)村畫卷徐徐展開。
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還著力推進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她與村“兩委”班子一道,將婚事簡辦、養(yǎng)老敬老、勤儉節(jié)約等內容納入村規(guī)民約,推動移風易俗落地見效,阿克墩村也成功入選第三批縣級“文明鄉(xiāng)風建設”典型案例。此外,她還牽頭打造了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秧歌隊、廣場舞隊、小劇團,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村民的精神生活愈發(fā)充實。
作為縣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她還主動承擔起矛盾化解的責任。每次參與訴前調解,她都用“嘮家常”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先后成功化解離婚糾紛、借款糾紛、撫養(yǎng)費糾紛等多起案件,用耐心與真誠守護了家庭和睦、鄰里和諧。
“下一步,我會依托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立法信息采集點等平臺,持續(xù)開展‘代表進萬家’活動,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把每一件民生小事辦實、辦好,用實際行動踐行面對國徽許下的誓言?!卑⒁兰蝇旣?麥提圖爾蓀的話語中滿是堅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從架起便民橋到修通致富路,從解決民生難題到扮靚鄉(xiāng)村顏值,阿依加瑪麗?麥提圖爾蓀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辦成了村民心頭的“溫暖大事”。她不僅為阿克墩村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民豐縣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貢獻了人大代表的智慧與力量,用實干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深刻內涵。(民豐縣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