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律師“再上崗”深耕普法一線
不久前,81歲的田平律師站在講臺上,為當?shù)仄髽I(yè)講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專題解讀。她頭發(fā)花白,步履卻穩(wěn)健有力,年逾八旬,講起法來卻條理清晰、生動鮮活。她就是云南近上律師事務所律師、瀘西縣“銀發(fā)志愿”法律服務隊隊長田平。退休多年,她卻以“再上崗”的姿態(tài),用40年法律從業(yè)經驗與20年普法堅守,續(xù)寫著一名律師的使命,成為當?shù)厝罕娦闹凶钚刨嚨摹般y發(fā)法治燈塔”。
普法一線的“常青樹”,讓法律走進千家萬戶?!疤锢蠋煹恼n,就像拉家常一樣,復雜的法律條文一下子就懂了!”聽過田平講座的人,總能說出這樣的感受。田平的“再上崗”,首先扎根在普法宣傳的沃土上;她的普法課堂,沒有固定的“教室”,卻遍布城鄉(xiāng)角落。在瀘西二中、舊城中心小學的校園里,她圍繞防校園欺凌、交通安全等主題,為1000余名學生開展普法宣講,用真實案例教會孩子們“知法護己”;在金馬鎮(zhèn)山口希望幼兒園,她給100余名家長和教師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從監(jiān)護責任講到家校協(xié)同,還特意闡釋國旗國徽的意義,在幼小心靈里播下愛國種子;在中樞鎮(zhèn)的村(社區(qū)),她為女職工和婦聯(lián)干部詳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反家庭暴力法》,用“心法+技法”指導基層婦女維權,把《民法典》講得入腦入心;自2020年以來,田平共為廣大干部群眾、學生宣講法律專題講座100場次,覆蓋2萬余人次,代理各種維權、法律援助案件20多件,參與矛盾糾紛化解20多件次。
薪火相傳的“引路人”,老帶新里的法治堅守。“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這是田平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再上崗”的另一重使命——把一輩子的法治經驗傳給年輕人;在瀘西縣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銀青先鋒交流分享會”上,田平與年輕學員們分享自己的入黨初心和辦案經歷。她談起過去在司法行政崗位上處理的復雜糾紛,說起如何在情與法之間找到平衡,勉勵青年干部“勤學立德、寬容擔當”。臺下的年輕學員們被這位銀發(fā)前輩的故事打動,更被她“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精神圈粉;這樣的“傳幫帶”,早已融入田平的日常。作為縣司法局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她不僅帶頭學習新修訂的法律法規(guī),還組織支部黨員開展“銀話初心”活動,用親身經歷告訴年輕黨員“法治之路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在“銀青結對”中,她手把手教年輕律師如何與群眾溝通、如何化解基層矛盾,把“接地氣”的工作方法毫無保留地傳下去。“老領導的經驗,是我們少走彎路的‘指南針’?!币晃荒贻p律師這樣評價。
多元服務的“多面手”,從校園到企業(yè)的全鏈條守護。田平的“再上崗”,從來不局限于“打官司”。她的專業(yè)觸角,延伸到青少年成長、基層治理、企業(yè)發(fā)展等多個領域,織就一張立體的法治保護網;在青少年護航中,她既是普法員,也是“成長導師”。針對早婚早育、校園欺凌等問題,她不僅講法律后果,更用案例分析背后的成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留守兒童,她雖不是心理咨詢師,卻總能用溫和的話語給予關懷,與“小樹苗”志愿服務隊一起,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在基層治理中,她是離退休黨員的“法律顧問”,她圍繞《民法典》家庭編、繼承編,用“身邊事”講“身邊法”,讓老黨員們明白“依法治村”的門道;在企業(yè)賦能中,她是“紅色講師”。為中國人壽、建設銀行等企業(yè)講解《愛國主義教育法》時,她結合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講述革命先輩的愛國故事,讓“愛國”從法律條文變成員工心中的行動自覺。
如今,81歲的田平依然活躍在一線,她記得清每部法律的條文細節(jié),更懂如何讓老百姓聽得進、用得上。有人問她“累不累”,她總是笑著說:“只要還能講動,就想多做一點?!彼墓适拢粌H是一個人的奉獻史,更是無數(shù)離退休老同志“老有所為”的生動縮影——只要心中有光,歲月從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