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農旅”云南雙江鄉(xiāng)村“玩”出富裕路
走進云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zhèn)的樹莓園,果子掛滿枝頭,風一吹,滿是清甜的果香。游客們挎著小籃穿梭林間,笑聲混著果香飄得老遠,這口新鮮的味道藏著雙江把“農”和“旅”擰成一股繩的巧心思。
“你們摘果子得挑顏色深的,不然口感會有點酸?!狈N植戶王應琴在園里來回走,時不時提醒游客。為了這口“生態(tài)味”,她一直堅持有機種植,不灑農藥、不用化肥,把樹莓這“洋果子”種成了當?shù)氐摹叭藲鈸敗?。如今的樹莓園早不只是種果子的地方,成了游客打卡、體驗采摘的好去處,一顆小果子,串起了“農業(yè)+旅游”的新路子?!拔以诙兑羯纤⒌竭@兒,今天特意約著小伙伴來拍照、吃新鮮樹莓?!庇慰秃朗掷锱e著剛摘的樹莓,笑得開心。
雙江的鄉(xiāng)村熱鬧,可不止樹莓園。在沙河鄉(xiāng)景亢組,另一種聲音正在喚醒鄉(xiāng)村,那是佤族雞樅陀螺呼嘯旋轉的聲響。這個假期,東等村的佤族同胞帶著雞樅陀螺走進景亢組,村寨之間形成了融合發(fā)展的新趨勢?!坝慰蛠砹?,可以體驗制作過程,也能把成品帶回家,它已經是我們的產品了。”允俸社區(qū)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艾蕊說,“文化不只是用來傳承的,還能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惫爬系耐勇?,在現(xiàn)代旅游中重新轉了起來,也轉出了雙江人“文化資源變發(fā)展資本”的智慧。
鄉(xiāng)村要“火”,更要讓鄉(xiāng)親們“富”。在沙河鄉(xiāng)邦木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唐興林的直播間里,茶香飄向了全國各地?!拔覀儭钅拘≈兑籼柌チ?86場,平均每場超2萬人看,單場最高賣了131萬元?!碧婆d林說起直播數(shù)據(jù),滿是驕傲。這486場直播,不光是讓深山里的茶葉走出了大山,更給555戶茶農搭了座“致富橋”。村里用“村黨總支+合作社+村集體+電商+農戶”模式,把大學生、村干部都拉進直播團隊,一起幫鄉(xiāng)親們拓銷路。茶農李老開提起這事兒,臉上藏不住笑:“以前茶葉愁賣,現(xiàn)在通過合作社,銷路好得很,家里的7、8畝茶地,一年能賣3、4萬元。
踩著“產業(yè)”和“民生”的節(jié)拍,雙江把特色資源挖透,把“農文旅”的文章做活。一顆樹莓、一個陀螺、一場直播……看似微小,卻是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日子。田里有好產業(yè)、村里有好風景、村民兜里有錢花,雙江“農業(yè)強、鄉(xiāng)村興”的藍圖變?yōu)榱爽F(xiàn)實。(臨滄市融媒中心、雙江縣融媒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