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的威信從哪里來
基層是黨的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干部威信、工作成效直接關(guān)系到黨和國家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關(guān)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那么,基層干部的威信從哪里來?又該如何樹立?
威信從“腳下”來?;鶎痈刹康耐?,首先來自于“走得近”。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不如走進(jìn)田間地頭問冷暖;在文件上簽字畫押,不如到群眾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有的干部喜歡“遙控指揮”,習(xí)慣在電話、微信里發(fā)號施令,很少真正深入基層,久而久之,群眾覺得他們“高高在上”,自然難以信服。相反,那些常走泥巴路、常坐小板凳的干部,群眾愿意和他們掏心窩子,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yīng)手。基層干部首先應(yīng)該是群眾的貼心人,不僅要和群眾面對面,更要心貼心,還要“實心眼”。工作是否做到位,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威信自然一步步建立起來了。
威信從“實干”來。威信不是靠“擺官架子”擺出來的,也不是靠“吹政績”吹出來的,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群眾最看重的是干部能不能辦實事。有的干部喜歡喊口號、搞形式,開會時講得天花亂墜,落實時卻不見蹤影。這樣的干部,群眾只會覺得“光說不練”,何談威信?基層干部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為民辦實事。站在群眾的立場看問題、想問題,和群眾拉家常,用心傾聽群眾意見,上門聽、田間地頭聽、早早晚晚聽,認(rèn)真幫助群眾找發(fā)展的好路子,這樣作出的決策和建議,才能代表群眾利益。在解決一件件、一樁樁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的過程中,干部的威信自然水漲船高,同時也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威信從“公正”來?;鶎痈刹棵刻烀鎸议L里短、土地流轉(zhuǎn)、宅基地糾紛、合同糾紛、鄰里糾紛等利益糾葛,稍有不公,就會引發(fā)矛盾。群眾最反感敷衍了事式、“看人下菜碟”的干部?!肮钡那疤崾且婪ㄞk事、依規(guī)行事,無論是分配物資還是調(diào)解糾紛,干部只有一碗水端平,群眾才會真心認(rèn)可。群眾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干部要想贏得群眾信任,必須做到公正廉潔,只有處事公正,待人公道,才能提升說服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威信從“作風(fēng)”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dǎo),基層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價值觀,增強(qiáng)為人民服務(wù)的意識和使命感。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要對照作風(fēng)要求,對照群眾期盼,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時清理自己認(rèn)識上的灰塵,不僅要在工作上盡職盡責(zé),也要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向上、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fēng)。干部的素質(zhì)和能力直接關(guān)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基層干部率先垂范、躬身力行,才能走得順、走得穩(wěn)、走得遠(yuǎn)。(喬壬戌、迪慶州德欽縣委宣傳部供稿)